模拟电子技术-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

特征:功率放大

本质:能量的控制、转换

必要条件:有源元件(含电源元件)

前提:保真

测试信号:正弦波

让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,即让发射结正偏,集电结反偏即可。通过在基极设置合适的直流电源来达到此目的。

在此基础上,加入正弦信号,并用合理的方式输出(用RCR_C将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)

https://pigco-1313228125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g/6d5dee6c3544fcef0ded01a265d7720.jpg

上图的电路加上电容即可实现uiu_i输入纯正弦波形时,uou_o输出纯正弦波形(无直流分量)。含容电路在后面。

  • 直接耦合共射放大电路

    https://pigco-1313228125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g/d4d4a7ef2d20ecbb132be43970a5118.jpg

    什么是直接耦合:输入输出都是从放大电路直接连出来,没有进行处理。这样不能得到纯正弦的波形(uceu_{ce}恒正)

  • 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

    https://pigco-1313228125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g/d668fb22e04657e484428682bdcdc88.jpg

    使用电容阻断输入输出的直流分量,从而实现纯正弦波形的输出。注意电容对波形的相变,即输出会比输入落后半个周期。

bec9c2906bc0cf8b706c0ef33a6d4ab

对输入和输出的端口来说,放大电路只是一个电阻。当输入是电压时,RiR_i越大越好(减小内阻电压损耗),RoR_o也是越大越好

如上,有Ri,RoR_i,R_o两个参数

四种参数,Auu,Aui,Aiu,AiiA_{uu},A_{ui},A_{iu},A_{ii},即字面意思

只有在通频带内才能实现稳定放大,不然电容会出问题

由于晶体管非线性的特性,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失真。失真越少越好

字面意思

字面意思

end of 2023.9.27

直流通路:电容断路,电感短路,交流电源置零(电流源断路,电压源短路)

交流通路:直流源置零(包括Vcc,需要接地),电容短路,电感断路(频率需要足够高)

以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为例,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如下:

c521d063372cccd83c34e79de320d39

由于听课效率较低,现在开始改为看书自学

  • 求解静态工作点

    https://pigco-1313228125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g/image-20231008184335362.png

    如图所示,考虑输入回路(基极)和输出回路,即可通过作图法得到静态工作点。高中物理实验题一种很常考的方法。

    常将直流分量的下标后面加个Q

  • 求解电压放大倍数:

    在上图中,利用输入特性曲线,作出VBB+Δu1V_{BB}+\Delta u_1时对应的另一条直线,两个交点的Δy\Delta y即为ΔiB\Delta i_B。注意不是用放大倍数直接求出ΔiC\Delta i_C,而是在右图中先作出IB+ΔiBI_B+\Delta i_B对应的输出特性曲线,再得到新的交点,用两个交点的纵坐标差得到ΔiC\Delta i_C,此时Δx\Delta x即为ΔuCE\Delta u_{CE}(输出电压),电压放大倍数为

    Au=ΔuCEΔu1A_u=\frac{\Delta u_{CE}}{\Delta u_1}

    用图像表示:

    https://pigco-1313228125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g/image-20231008185626969.png

    但是该方法求解误差较大,只是为了更好理解。

  • 非线性失真的分析

    1. 截止失真,即基极电压过低导致在波谷低于开启电压,造成失真。增加VBBV_{BB}可以消除。

      https://pigco-1313228125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g/image-20231008190946698.png
    2. 饱和失真,即基极电压过高导致波峰进入饱和区,造成失真。可以增大基极电阻,或减小基极电阻,或减小放大倍数。

      https://pigco-1313228125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g/image-20231008191816500.png
  • 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

    即输出特性曲线上过直流工作点的两条在第一象限的线段,其中直流负载线的斜率为1Rc-\frac 1 {R_c},交流负载线的斜率为1Rc//RL-\frac{1}{R_c//R_L},其中Rc,RLR_c,R_L分别为集电极电阻和负载电阻

  • 图解法多适用于分析输出幅值比较大而工作频率不太高时的情况。在实际应用中,多用于分析O点位置、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和失真情况等。

  • 晶体管的直流模型

    考虑一个稳定工作于放大状态的理想三极管。认为:UBEU_{BE}恒为开启电压,与输入电流无关,而集电极电流永远是IC=βIBI_C=\beta I_B,与UCEU_{CE}无关。非常傻逼的受控源模型,简约但是可读性一坨屎,就跟线性代数一样。byd后面也一样,受控源很好玩是吧

    https://pigco-1313228125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g/image-20231008195221412.png
end of 2023.10.8
  • 晶体管共射h参数等效模型

    即用h参数矩阵表示的晶体三极管输入输出。

    方程组:

    U˙be=h11eI˙b+h12eU˙ce\dot U_{be}=h_{11e}\dot I_b+h_{12e}\dot U_{ce} I˙e=h21eI˙b+h22eU˙ce\dot I_{e}=h_{21e}\dot I_b+h_{22e}\dot U_{ce}

    其中,电压电流均用相量表示。下标e表示共发射极接法。由上式,可以得到如下微分表达式:

    h11e=uBEiBUCE=const\left.h_{11e}=\frac{\partial u_{BE}}{\partial i_B}\right |{U_{CE}=\mathrm{const}}

    另外三个同理,不赘述。

    关于符号区分:

    • iBi_B,直流+交流的瞬时量,在上面的偏导中使用
    • IBI_B,直流分量
    • I˙b\dot I_b,(正弦交流时)交流相量,在H参数方程组中使用
    • ibi_b,交流分量
    • IbI_b,交流有效值

    对应地,可以作出如下等效电路图:(低频小信号)

    https://pigco-1313228125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g/image-20231011132201503.png

    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:

    1. h11eh_{11e}即直流分量对应的输入特性曲线上静态工作点的导数(动态电阻)的倒数,即rber_{be}
    2. h12eh_{12e}UCEU_{CE}UBEU_{BE}的影响大小。在UCE>1VU_{CE}\gt1V时,这个值非常小(<0.01),可以忽略
    3. h21eh_{21e}β\beta
    4. h22eh_{22e}输出特性曲线上静态工作点的导数。理想情况下,认为放大状态下iCi_C不变,即该参数为0。

    综上所述,可以忽略其中两个参数,于是得到简化的h参数模型,等效电路如下:

    https://pigco-1313228125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g/image-20231011140252173.png

    其中,针对rber_{be},可以由下式近似计算:

    rberbb+(1+β)UTIEQrberbb+UTIBQr_{be}\approx r_{bb’}+(1+\beta)\frac{U_T}{I_{EQ}}\text{或}r_{be}\approx r_{bb’}+\frac{U_T}{I_{BQ}}

    rbbr_{bb’}仅由三极管内部结构决定,UTU_T就是第一章PN结里面的那个,受温度影响,常温下26mV。

  • 共射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分析

    https://pigco-1313228125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g/image-20231011145218644.png

    如图是交流等效电路。

    容易得到:U˙i=I˙b(Rb+rbe),U˙o=βI˙bRc\dot U_i=\dot I_b(R_b+r_{be}),\dot U_o=-\beta \dot I_bR_c

    1. 电压放大倍数A˙u=U˙oU˙i\dot A_u=\frac{\dot U_o}{\dot U_i}
    2. 输入电阻Ri=Rb+rbeR_i=R_b+r_{be}
    3. 输出电阻Ru=RcR_u=R_c,这里可以用戴维南和诺顿的等效替代

不同的静态工作点代表着不同的H参数矩阵,进而影响众多输入输出关系。其中,温度对晶体管参数的影响是最主要的。

一般有直流负反馈和温度补偿两种方式。

image-20231011173258025

如上图是典型的Q点稳定电路,从左至右分别为直接耦合、阻容耦合和它们共同的直流通路。

该电路可以实现直流负反馈:

image-20231011173855250

估算静态工作点时,一般基于两个假设:I1IBQ,ICQIEQI_1\gg I_{BQ},I_{CQ}\approx I_{EQ}。剩下的推导随手推。

对于动态参数,两种电路都可以等效为以下电路,并可以如下计算:

https://pigco-1313228125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g/image-20231011180033585.png

可以用热敏元件实现温度补偿。

image-20231011181314410

(a)中利用二极管的反向特性,温度升高时引起ICI_CIRI_R(二极管反向电流)同时增大,由于通过RbR_b的电流几乎不变(VCCRBQRb\frac{V_{CC}-R_{BQ}}{R_b}),故IBI_B减小,从而ICI_C减小。参数调整合适时,增大和减小的值可以抵消,从而实现补偿。

(b)中则是温度补偿和直流负反馈的结合。同理,不再赘述。

end of 2023.10.11

图像法,微元法,能量的观点。

当然,也可以说是共基、共射、共集

image-20231013105401442

电压跟随,电流放大,故又称射极跟随器

对此类电路的分析,一般采用简化h参数等效,即be之间为rber_{be},ce之间为流向e的CCCS(βiB\beta i_B

电流跟随,电压放大且同相

输入电阻:共集>共射>共基

输出电阻:共基\approx共射>共集

频带:共基>共集>共射

共基只放大电压,共集只放大电流

无论是结型场效应管还是绝缘栅型场效应管,其放大电路的电路模型一致如下:

https://pigco-1313228125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g/image-20231013135614006.png

图中gmg_m跨导,即转移特性曲线上Q点的导数。晶体管是CCCS,而场效应管是VCCS。

此处补一个在第一章漏学的知识,即场效应管的电流方程:

  • 结型场效应管

    iD=IDSS(1uGSUGS(off))2(UGS(off)<uGS<0)i_{\mathrm{D}}=I_{\mathrm{DSS}}\left(1-\frac{u_{\mathrm{GS}}}{U_{\mathrm{GS} \mathrm{(off)}}}\right)^{2} \quad\left(U_{\mathrm{GS}(\mathrm{ off })}<u_{\mathrm{GS}}<0\right)

    式中IDSSI_{\mathrm{DSS}}uGS=0u_{\mathrm{GS}}=0情况下产生预夹断时的iDi_{\mathrm{D}},称为饱和漏极电流

  •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

    iD=IDO(1uGSUGS(th))2(uGS>UGS(th)>0)i_{\mathrm{D}}=I_{\mathrm{DO}}\left(1-\frac{u_{\mathrm{GS}}}{U_{\mathrm{GS} \mathrm{(th)}}}\right)^{2} \quad\left(u_{\mathrm{GS}}>U_{\mathrm{GS}(\mathrm{th})}>0\right)

    式中IDOI_{\mathrm{DO}}uGS=2UGS(th)u_{\mathrm{GS}}=2U_{\mathrm{GS}(\mathrm{th})}时的iDi_{\mathrm{D}}

根据以上方程,可以得到跨导gmg_m的表达式:

2UGS(th)IDOiD\frac{2}{U_{\mathrm{GS}(\mathrm{th})}} \sqrt{I_{\mathrm{DO}} i_{\mathrm{D}}}

而小信号作用时,可以用IDQI_{DQ}近似表示iDi_D

gm2UGS(th)IDOIDQg_{\mathrm{m}} \approx \frac{2}{U_{\mathrm{GS}(\mathrm{th})}} \sqrt{I_{\mathrm{DO}} I_{\mathrm{DQ}}}

rdsr_{ds}表示输出特性曲线中恒流区的导数的倒数。同样地,当外电阻较小时,可以忽略其中的电流,即只有一个受控源。

如下的五种电路,都可以用以上等效电路及电流方程分析。具体电路分析不再赘述。

  • 基本共源放大电路

    https://pigco-1313228125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g/image-20231013145241484.png
  • 自给偏压共源放大电路

    https://pigco-1313228125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g/image-20231013150120262.png
  • 分压式偏置电路

    https://pigco-1313228125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g/image-20231013150246253.png
  • 基本共漏放大电路

    https://pigco-1313228125.cos.ap-shanghai.myqcloud.com/img/image-20231013150433340.png

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具有噪声低、温度稳定性好、抗辐射能力强的优点

复合管的等效管由其第一个管的类型决定。

由两个晶体管组成的复合管,放大倍数β=β1β2\beta=\beta_1\beta_2

由场效应管和晶体管组成的复合管,跨导gmβ2gm11+gm1rbeg_{\mathrm{m}} \approx \frac{\beta_{2} g_{\mathrm{m}1}}{1+g_{\mathrm{m} 1} r_{\mathrm{be}}}

end of 2023.10.13

无论是哪种复合管,只需要画出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,就基本可以拿下。交流通路用等效电路搞一下即可。

  1. 复合管共射放大电路,图略

  2. 复合管共基放大电路,图略

  3. 复合管共源放大电路

    image-20231018174919566

  1. 共射-共基放大电路

    可以改善共射电路的高频特性,其A˙u\dot A_u和共射接法的晶体管单独接近似。

  2. 共集-共基放大电路

    输入电阻较大,有一定的电压放大能力,有较宽的通频带。

第二章完
0%